中文 / EN

NEWS CENTER

新闻中心

2023.11.13

热切制袋机制袋一边牢一边不牢的解决办法

浏览量:50449

998.jpg

1、我国一次性塑料产品消耗量巨大,升级版限塑令各省落地实施

     我国是一次性塑料制品消耗大国,且随着快递和外卖行业的发展,每年一次性塑料制品消耗量仍在快速增长。


     2020年,我国外卖用户数量接近5亿人、消耗一次性餐盒数量约四百五十亿个;快递数量首超八百亿件。以平均每个餐盒20g、塑料餐盒占比75%、平均每份快递包装消耗塑料20g计算,则2020年我国仅快递包装和一次性餐盒消耗塑料量就达到了227.5万吨。     此外,我国每年消耗农用地膜70余万吨、平均每天消耗一次性塑料袋数量超30亿个。     保守估计,我国每年仅一次性塑料制品消耗量或将超950万吨,且这个数字依旧在增长。以这些一次性塑料制品废弃量为10%计算,则我国每年将至少产生95万吨难以降解的塑料垃圾,为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     因此近年我国整治不可降解塑料造成的白色污染问题的呼声越来越高。截至2020年12月,我国大陆地区所有省市及自治区升级版限塑令已全部发布完毕。


图表:我国外卖行业发展趋势(亿元/%)

999.jpg

     

图表:我国快递行业发展趋势(万件/%)

1000.jpg

2、国内政策推动效果显著,可降解塑料供求双向快速增长

      可降解塑料是指一类其制品的各项性能可满足使用要求,在保存期内性能不变,而使用后在自然环境条件下能降解成对环境无害的物质的塑料。它可以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自主降解成无污染的小分子,性能与不可降解塑料相近,是不可降解塑料的完美替代品,可应用于商超包装、餐饮电商、农用地膜等多个领域。其中生物降解塑料是更优最环保的可降解塑料,以PLA和PBAT为主的生物降解塑料是目前可降解塑料中的主流应用。


图表:可降解塑料生产流程及应用

1001.jpg

3、纵观全球限塑进程,未来亚洲生物可降解塑料市场有望超越欧洲

      从2001年起,欧洲各国即陆续推出限塑政策,推动了可降解塑料的发展,近年欧、美、日等发达和地区相继制订和出台了有关法规,通过局部禁用、限用、强制收集以及收取污染税等措施限制不可降解塑料的使用,大力发展全生物降解新材料,以保护环境、保护土壤。从全球可降解塑料需求分布情况来看,目前欧洲可降解塑料需求更大,占比为55%。


图表:各类合成生物降解塑料的产能占比


640.png

图表:全球各或地区可降解塑料需求占比

1002.jpg

      亚洲(除中国)及大洋洲地区需求占比为13%,我国占比则为12%。2019年至2020年,亚洲地区多个发布了限塑政策,包括中国、巴基斯坦、印度、菲律宾、泰国、阿尔及利亚等,未来一段时期亚洲地区生物降解塑料需求量将快速增长,并有望取代欧洲成为生物降解塑料更大消费市场。

      根据欧洲生物塑料协会2019年9月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9月,全球生物塑料年产能为211.4万吨,其中生物降解塑料(包括PBAT、PBS、PLA、PHA、淀粉基降解塑料和其他生物降解塑料)占比为55.5%,为117.4万吨。预计随着亚洲地区可降解塑料需求的快速增长,全球生物降解塑料产能将在近几年实现快速扩充。

      考虑到我国正处于大力推广禁塑令阶段,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的禁用将为其替代品创造巨大的上升空间,可降解塑料或将是所有替代品中更具发展潜力的。据智研咨询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生物降解塑料需求量为52万吨,市场规模为61.47亿元。我们预计,到2025年限塑政策执行至第三阶段时,我国可降解塑料需求量将达到284万吨,届时我国可降解塑料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00亿元左右。



4、国内企业积极布局可降解塑料,未来合计新增产能超百万吨

      目前我国正处于限/禁塑政策推广初期,对于PLA、PBAT/PBS等主要可降解塑料的需求正快速增长,由于我国早期布局可降解塑料的企业较少,尤其PLA等产品部分需求需依赖进口,因此可降解塑料需求的爆发导致了目前市场存在显著的供不应求现象,且产品价格也位于较高水平。

      面对正处于开发阶段的蓝海市场,我国现已有多家企业开始布局可降解塑料产能,预计2021-2022年我国将陆续投产可降解塑料产能超200万吨。据生物降解材料研究院统计,PBAT规划产能1500万吨,PLA规划产能460万吨。

      同时随着国内可降解塑料技术的愈发成熟,以及规模逐渐扩张带来的降本效应,可降解塑料的生产和使用成本也将逐步下调,产品供需结构也将逐步改善。


图表:我国一次性制品可降解塑料需求量预测(万吨)

640 (1).png


移动端网站